聯系人:陳女士
電話:13855312608
地址:合肥市長豐縣雙墩鎮北家
近年來,全國各大城市發生的事故,如道路塌陷、管道破裂、燃氣管道爆炸、城市內澇等,威脅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而突發事故的防范化解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整合相關具有監管職能的權屬單位,建立統一的事故風險應對處置體系。以道路塌陷為例,需要監管部門深入調查研究、因地施策,制定系統性措施,建立筑牢市政道路安全防線的長效管理機制。國內已經有不少城市投入“真金白銀”對城市道路坍塌隱患進行排查,真正開始重視城市道路災害的預防工作,以“防患于未然”的管理理念,有效預警、防范道路塌陷災害的發生。
缺少常態化養護
是事故頻發的根源
各類市政基礎設施相關事故頻發的根源在于歷史欠賬太多,重建設輕管理,缺少常態化養護。國內很多城市市政基礎設施日常養護處于被動養護且預算投入相對不足的狀態,導致“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情況時有發生;市政基礎設施權屬不清、家底不明,各權屬單位之間存在管理扯皮現象,甚至各自為政;未能充分發揮物聯網等新技術的作用,實時掌握重要設施的安全運行狀態;缺乏利用信息化手段和大數據應用,開展源頭分析和治理。
此外,市政細分領域多且行業監管部門歸口不統一也是導致存在多頭管理的原因之一。省級層面管理部門相對比較明確,基本都歸屬到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委員會),但不同市、區、縣市政基礎設施行業主管部門存在一些差異,常見行業主管部門有城市管理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政公用局、水務局、市政處、排水中心、路燈處、管線辦等。針對市政基礎設施的日常養護,通常由特許經營的市場化公司或者大型國有企業承擔,如市政控股集團、城投公司、排水公司、供熱公司、自來水集團等。針對當前市政基礎設施管理養護存在的多頭管理問題,應逐步理順相關部門間的關系、明確各方職責,進而壓實安全責任。
行業主管部門
和監管體系的變化
2015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城市執法體制改革改進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推進市縣兩級政府城市管理領域大部門制改革,整合市政公用、市容環衛、園林綠化、城市管理執法等城市管理相關職能,實現管理執法機構綜合設置。同時,指導意見明確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安全風險隱患排查,建立分級、分類、動態管理制度。綜合利用各類監測監控手段,強化視頻監控、環境監測、交通運行、供水供氣供電、防洪防澇、生命線保障等城市運行數據的綜合采集和管理分析,形成綜合性城市管理數據庫,重點推進城市建筑物數據庫建設。
文件的出臺為城市管理體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如天津市組建城市管理委員會,將市容和園林管理委員會的職責,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的燃氣、供熱設施運行綜合管理職責,交通運輸委員會的城市道路橋梁運行綜合管理職責等整合。安徽省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區城市管理局按照大部制改革要求設立了市政處、園林處、環衛處、執法大隊,由市政處統籌管理道路、橋梁、路燈等基礎設施的養護。綜上所述,市政綜合監管按“3+1”整合到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充分發揮部門間的統籌管理優勢,實現城市綜合管理是一種新的趨勢。
符合各地實際
的三種可落地建設模式
城市市政基礎設施是新型城鎮化的物質基礎,也是城市社會經濟發展、人居環境改善、公共服務提升和城市安全運轉的基本保障。城市市政基礎設施通常包含城市道路、橋梁、隧道、路燈、井蓋、供水、排水、供氣、供熱、污水處理、垃圾處理、園林綠化等諸多類型。由于市政基礎設施涉及道路、橋梁、路燈等諸多專項,行業主管部門比較分散,甚至有的城市行業主管部門經歷過數次調整。雖然各個專項業務管理多多少少建設了一些信息化系統,但通常存在如下問題:各個專項系統之間是孤立的,導致跨部門的問題處置無法聯動;各個專項系統建設年代不一,技術架構不同,有的運行效果一般;數據沒有真正實現共享,數據現勢性不理想且更新不及時。
綜上分析不同城市市政專項的管理現狀和信息化系統建設現狀,圍繞大城管體系的綜合監管職能,需要打通各個專項系統,圍繞“平戰結合”的目標建設智慧市政綜合監管平臺。當然,市政綜合監管平臺不會一刀切式替代已建設的且運行效果還不錯的專項系統。在建設過程中,對于已經建設且運行效果較好的專項系統,通過對接融入到綜合平臺;對于專項系統建設年代久、技術落后、運行效果一般的進行系統升級改造;對于專項系統未建設的可基于融合平臺的統一框架新建設。
橫向融合
建設市政綜合監管平臺
基于全國各地由數字城市管理到智慧城市管理升級、建設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的大背景,通過橫向融合建設智慧市政綜合監管平臺。第一,借鑒網格化管理模式,建設智慧市政綜合監管平臺,實現檔案管理精細化、管養維修常態化、網格管理精細化、監管手段智能化;第二,融入城市運行中心,建設物聯網、道路健康、城市內澇、污水監管、路燈亮化等市政專題,打造貼合實際的應用場景,實現分析預警處置的閉環流程。
智慧市政綜合監管平臺借助物聯網感知、大數據分析等新技術實現市政監管的精細化、智能化。通過梳理建設智慧市政綜合數據庫,統一市政基礎設施數據規范、統一行業數據對接規范、統一物聯網感知體系、統一應急指揮調度處置、統一考核評價體系,從而實現市政各專項業務的融合監管,融合平臺的日常運行數據能夠為行業主管部門提供數據支撐。
縱向拓展
建設精細化市政專項系統
“路平、水通、燈亮”形象概括了大多數城市管理局的市政監管內涵。建設道路橋梁管理信息系統,滿足道路橋梁管理部門的日常巡查、養護工單、考核評價及道路橋梁基礎數據管理?;谌粘Q膊楹凸稳蝿丈上鄳酿B護報告,進一步完善、規范現行的管理手段,提高道路橋梁管理及養護的工作效率。
建設智慧排水專項系統,實現涵蓋從基礎數據管理、數據分析、綜合展示,到巡查養護、隱患排查、排污許可、廠站監管等全要素、全業務管理,為解決城市內澇、黑臭水體兩大難題提供業務平臺支撐。通過建立管網分析模型,結合物聯網監測數據,實現對內澇監測預警分析、入流入滲分析、水量平衡及變化分析、偷排漏排分析等多維度決策分析;通過對排水管網、泵站、閘閥、排污口、河湖水系的實時監測監控,建立對城市內澇等應急情況下的聯合調度體系。
建設智慧路燈專項系統,通過單燈控制改造,實現對路燈的精細化管理和智能化管控。通過物聯網平臺收集、定位路燈故障信息,分析各路燈相關設備的運行數據,為路燈的相關管理部門提供決策支持,制定合理的控燈策略,在保證亮燈率的同時節約能耗。
目前市政基礎設施歷史欠賬多、缺乏常態化的養護,導致其安全運行面臨很大挑戰,隨著“3+1”大城管體系機構改革的逐步落地,結合各地市政行業現狀和信息化現狀,迫切需要打通各專項系統,建設市政融合監管平臺;運用新技術新手段,縱向拓展建設道路、橋梁、排水、路燈等專項系統,大大提升市政專項的精細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