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陳女士
電話:13855312608
地址:合肥市長豐縣雙墩鎮北家
傳承紅色基因,夯實理想信念的基石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黨的歷史記錄了中國共產黨人在條件極其艱苦、物質極端匱乏的年代,始終保持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和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念,帶領革命軍民為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艱辛探索;見證了中國共產黨人在面對腥風血雨、生死考驗的關頭,始終保持忠誠信仰,不畏艱難險阻的英勇頑強。每一處革命遺跡、每一件革命文物、每一段革命故事,都閃耀著理想崇高、信念堅定的愛國主義光芒,都是一部鮮活的思政教育素材。面對當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局勢、西方價值認同體系和意識形態教育的滲透,以及世界范圍內各種社會思潮的交流交融交鋒,更需要對新時代青年理想信念的確立進行有力引導。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理想信念是導航的燈塔,是奮進的號角。對“四史”的學思踐悟,就是為了賡續傳承紅色基因,引導新時代青年夯實理想信念的基石,更深刻地理解和感悟信仰之力、理想之光、使命之艱、擔當之要。要通過不斷拓展家庭、學校、社會場域的育人空間,引導新時代青年加深對“四史”的學習、思考、實踐和感悟,激勵青年追尋革命先輩的足跡,領略革命精神的真諦,夯實信念之基,補足“精神之鈣”,自覺樹立堅定的價值觀念,確立正確的思想觀念,砥礪堅強的精神意志,培植深厚的愛國情懷。要教育引導青年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讓遠大的理想、堅定的信念在青年心中落地生根,使他們真正在思想上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和忠誠踐行者。
不忘初心使命,堅定以人民為中心的立場
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我們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懷著強烈的愛民、憂民、為民、惠民之心,當好人民公仆,做好人民勤務員,著力解決人民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努力提升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我們黨始終不忘“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初心,與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團結依靠人民群眾偉力,取得革命的最終勝利。學史可以看成敗、鑒得失、知興替。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對“四史”的學思踐悟,就是為了牢記我們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堅定以人民為中心的立場。
青年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在國家未來發展中擔當重要角色。青年教育工作擔負著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和鑄魂育人的光榮使命,必須把初心化作恒心,把使命化作擔當,牢牢抓住思想政治教育這個重要抓手,從根本上回答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問題,引導青年深化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進程內在邏輯的認識把握,深化對“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一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基本原理的理解,深化對“人民性”這一中國共產黨始終保持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根本原則的感悟,把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總開關,胸懷憂國憂民之心,厚植愛國愛民之情,在對歷史文化的傳承弘揚中,堅守黨的初心使命,站穩以人民為中心的立場。
弘揚革命傳統,練就建功立業的本領
國家之魂,文以化之;民族之魂,文以育之?!八氖贰笔侵袊伯a黨人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在偉大斗爭與實踐中創造的,是中華優秀傳統和品格風范的集中體現,是中國革命歷史豐厚的精神遺產和文化傳承。革命優良傳統是其中的核心要義和價值精髓。對“四史”的學思踐悟,就是為了繼承和發揚革命傳統,引導新時代青年將黨在長期奮斗中積累的寶貴經驗、形成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時代性、創新性相融合,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追求和價值觀念相融合,為青年在黨和國家事業的傳承發展中建功立業提供持續向前的精神動力。
我們要教育引導青年牢記革命傳統,錘煉優良作風,將革命傳統中承載的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吃苦耐勞的奉獻精神、視死如歸的犧牲精神、精忠報國的愛國情懷、忠貞不渝的革命氣節,與自身的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相結合,融入道德養成、文化習得、社會實踐各個環節。要把學習“四史”作為青年成長成才的必修課,引導他們領悟其中蘊涵的勇氣和智慧、創新和創造、激情和力量,保持對黨的絕對忠誠,筑牢堅定正確的思想根基,磨煉堅強果敢的意志品格,培養直面困難挫折的無畏擔當,砥礪奮勇爭先的進取精神,秉持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在為國家、為人民建功立業中增長真學問,練就真本領。
汲取歷史智慧,擔當強國復興的使命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始終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注重對歷史經驗的思考總結和對歷史規律的把握運用,為世界社會主義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紅船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井岡山精神、沂蒙精神等革命精神,以及鐵人精神、“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抗擊非典精神、抗震救災精神等時代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民族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發展各個歷史時期取得偉大勝利和輝煌成就的智慧法寶,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智慧結晶。正是源于這些偉大智慧創造,中國共產黨才能夠帶領人民戰勝數不清的困難艱險和嚴峻考驗,國家和民族才能夠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理論是實踐的先導,思想是行動的指南。青年是社會歷史發展中最富活力和最具創造力的群體;新時代青年,理應成為實現“四個偉大”、擔負強國復興使命的中堅力量?!鞍倌晡从兄笞兙帧钡氖狼閲楹汀皟蓚€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使新時代中國青年又一次站在了歷史的關鍵節點上。對“四史”的學思踐悟,就是為了汲取紅色智慧,引導青年把理想信念與國家前途、民族命運和時代機遇相結合,把熾熱的愛國熱情轉化為積極的強國行動,在發奮圖強中鍛煉成才,在創新創造中錘煉成長。要引導青年堅定國家意志與政治理想,增強攻堅克難的信心與毅力,提升建設強大祖國的能力與素養,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真正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為遠大理想牢固樹立起來,把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作為人生信念牢固確立起來,真正成長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生力軍和突擊隊,在實現國家強盛、民族復興的接力奮斗中,綻放時代光彩,釋放青春力量。
上一篇:用好抗疫的基層治理經驗
下一篇:爭做乘風破浪的“逆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