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陳女士
電話:13855312608
地址:合肥市長豐縣雙墩鎮北家
現代城市是人類文明的結晶,是人類創造財富、宜居宜業的物質空間。人民群眾生活的和諧度和幸福感,是檢驗一個城市現代性、包容性和人文性的重要標準。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和前沿,上海一直堅持人民至上的理念,把黨的建設貫穿于城市工作的各方面和全過程,以黨建帶城建、以黨建促社建,通過黨的整體建設凝聚人、感召人、引領人,繪就了一幅建設人民城市的美麗畫卷。
以黨的全面領導錨定城市發展的政治方向。中國特色城市發展道路,要把人民群眾的共同美好生活作為城市建設和發展的根本追求。2014年上海市委就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創新社會治理加強基層建設的意見》,著力構建市、區、街鎮、村(居)黨組織四級聯動體系,建立“全區域統籌、多方面聯動、各領域融合”的工作格局,形成了黨建引領城市發展的整體格局。特別是突出街道社區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能力,提升其區域統籌協調功能,為基層黨組織專注主責主業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在“紅色物業”實踐中,通過全面加強黨對物業企業的影響和引領,構建黨組織領導下的居委會、業委會和物業企業協調運行機制,彌補了現有管理體制中的縫隙和間隔,形成了共建美好家園的共識與合力,有力地確保了多元治理的正確方向,有效提升了社區的和諧宜居水平。
以基層黨建網絡夯實城市服務骨干根基。上海把改善民生作為實現城市高品質生活的鮮明導向,作為基層社區治理創新的首要任務和最終落腳點,推動民生工作持續提質增效,讓群眾的獲得感更強、幸福感更高、安全感更實。多年來,網格化黨建、智能化黨建堅持需求導向的原則,始終圍繞著市民的生活需求展開,全市2萬多個黨群服務中心站點,與市民驛站、家門口服務站、睦鄰家園、鄰里中心等融為一體,打造黨員和群眾的共同園地,打通社區服務的“最后一公里”,直接把便捷、暖心的服務送到群眾身邊。以浦東新區為例,“十三五”期間,按照“辦公空間趨零化、服務空間最大化”的原則,完成了1310個“家門口”服務站(中心)的全面改造,實現了功能復合、一室多用和服務集成,擴大了群眾活動空間。通過建立政務服務遠程辦理機制,與百姓日常相關的212個生活事項都可以在“家門口”辦理;同時,養老、醫療、文化、娛樂、幼托等各類服務在“家門口”集成,實現了“生活小事不出村居,教育服務就在身邊”,夯實了基層黨建的網絡基礎,強壯了公共服務體系的骨干架構。
以黨建共建聯建推動重構城市交往的公共空間?,F代城市發展需要合理安排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努力擴大公共空間,讓城市成為老百姓宜業宜居的樂園。針對小區基礎設施陳舊、不足等問題,近年來上海力推“美麗家園”“繽紛社區”等項目,在基層黨組織的統一領導下,通過規劃引領、專業團隊、公眾參與和社會共治等方式,打造一批活力街巷、口袋公園、慢行網絡、公共設施、透綠行動、街角空間等,迅速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品質,用智慧和工匠精神讓街角、道旁等城市細節處發生精致變化。在這個過程中,黨建聯建有效整合了多方資源,搭建了議事溝通平臺,專業團隊提供了專業建議,群眾積極參與,共享了智慧和力量。
以黨的組織力匯聚整合城市建設的人民偉力。由于歷史原因,我國城市建設往往受到條塊、區域和級別的束縛,造成管理上各自為政的狀況。針對這些難題,上海深化拓展區域化黨建,大膽運用“黨建聯盟”“聯席會議”等形式,積極探索單位黨建、行業黨建、區域黨建的互聯互補互動,有效提高了城市工作的整體合力和規模效應。例如,黃浦江兩岸45公里濱江岸線的開發和管理,涉及5個區、25個街鎮和幾十家大中小型企業、單位,橫跨政府、社區和企業三大主體,按照傳統思路,協調溝通難度相當大。在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上海及時建立了“濱江黨建跨區域聯盟”,在地區黨組織的領導下,帶動沿線單位、行業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志愿者共同參與濱江治理,取得積極成效,打造了一道亮麗的城市風景線。
可以說,人民群眾居于主體地位,是一座城市實現永續、平衡與健康發展的最核心、最可靠的保證。人民的主體地位,體現在城市發展的目的是實現人的全面充分發展,而人的全面充分發展又會反過來促進城市的健康持續發展。上海通過加強黨的建設引領城市建設的探索歷程,正是人民城市這一重要理念的具體體現和生動實踐。
下一篇:火線淬初心 戰疫顯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