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陳女士
電話:13855312608
地址:合肥市長豐縣雙墩鎮北家
作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主新聞中心和國際廣播中心,國家會議中心二期項目不僅是國際交往平臺,更是向世界展現中國的窗口。該項目以“鯤鵬展翅,扶搖萬里”的設計理念,使得內凹的弧形建筑東立面與平直的屋面形成一道優美的曲線,猶如大鵬展翅,體現出中國傳統建筑“飛檐反宇”的神韻。而項目建設的高質量、高標準、嚴要求不僅使承建單位——北京建工集團實現了新跨越、新突破,為行業提供了的新范式,更在城市發展中熠熠生輝。
讓建筑更“綠色”
作為綠色建筑范本之一,國家會議中心二期項目從設計到施工始終踐行著綠色、環保的理念,起到了積極的示范作用。鋼結構作為綠色建筑的主要代表,無疑成為該項目的亮點之一。
據了解,高達12.6萬噸的國家會議中心二期項目用鋼量相當于近3個鳥巢。在鋼結構深化設計的過程中,項目采用BIM技術優化設計方案,根據建筑結構形式、層高變化及鋼骨柱尺寸,對鋼骨柱進行分段施工,在滿足塔吊吊重條件的基礎上盡量減少分段進而減少了塔吊吊次,從而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通過多種措施降低用鋼量,如合理設置合龍口、控制施工過程中的溫度效應、采用輕質墊層及墻體材料以減輕結構負荷、優化結構布置如屋蓋結構增加預應力拉索以降低構件截面尺寸、精細化計算分析合理選擇鋼材型號提高鋼材的有效利用率等,通過上述各種措施的應用,降低了鋼結構用鋼量1萬余噸。
對于國家會議中心二期項目而言,采用鋼結構施工不僅縮短了施工周期,更為重要的是讓建筑更“綠色”、更環保。
讓技術更有價值
為確保工程按期履約,保證冬奧會期間會議中心的正常使用,北京建工集團專門成立課題研究團隊,對施工過程中關鍵技術進行綜合研究,為行業的發展和集團在該領域的影響力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據了解,國家會議中心二期項目重達2.49萬噸桁架層的安裝及焊接均集中在冬季施工。在低溫環境中焊接,一旦受熱不均勻,焊縫就易出現氣孔甚至開裂。如何確保低溫環境中的焊接質量?項目團隊專門趕赴內蒙古滿洲里開展低溫焊接工藝評定試驗研究,在當地-20℃的超低溫環境下進行了15組低溫焊接試驗的工藝評定,并進行了預熱、不預熱、保溫、不保溫等多種焊接條件組合對比研究,以確定最佳的施工工藝。
經過后期大量試驗數據分析,國家會議中心二期項目所用等級鋼板在超低溫環境下,采用合適的焊接工藝均可獲得滿足規范要求的焊接接頭,形成的焊接工藝可有效指導本工程低溫焊接施工。根據低溫對比試驗,在不同的焊接環境下,超低溫環境薄板焊接均可獲得滿足規范要求的焊接接頭,為修訂國家《鋼結構焊接規范》提供了強有力的數據支撐,更為重要的是該項技術的研究,打破了因冬季低溫而停工的常規操作,為項目的提前交付節約了大量時間。
為解決鋼管內部混凝土振搗困難、澆筑高度過大易產生離析的施工問題,課題團隊提出高拋免振混凝土施工技術。該技術采用新型導管卡具系統,適用各種矩形截面,固定可靠,保證了混凝土澆筑期間漏斗導管垂直澆筑方向的穩定性,并且可根據鋼管柱的澆筑高度調節導管長度,保證混凝土自由傾落高度符合規范的要求,防止出現混凝土傾落高度過高而產生混凝土離析以及因混凝土傾落高度過低時混凝土動能不足所產生的混凝土不密實問題。
讓工程建設更“聰明”
隨著5G時代的到來,智能建造的發展已成為必然趨勢。國家會議中心二期項目作為北京建工集團智能建造的試點項目,各項“聰明”的建造技術在管理中各顯神通。
在勞務管理方面,項目構建了勞務實名制信息管理系統,以物聯網+智能硬件為手段,利用智能安全帽內置芯片對施工現場人員進行區域或作業面定位,通過站內基站向云平臺實時上傳定位數據并進行統計分析,項目管理人員通過登錄PC端、移動端云平臺,實時查看施工現場人員信息、記錄人員行動軌跡、查詢作業人數等,為項目管理人員提供現場管理和決策依據,為集團智能建造中心提供數據分析。
在安全管理方面,互聯網遠程視頻監控系統、VR安全體驗區、智能電閘箱系統、安全巡檢系統、揚塵噪音監測系統等的廣泛使用,有效提高現場安全管控力度。此外,項目為12臺重型塔吊配備了防碰撞與可視化吊鉤一體機。防碰撞功能通過安裝無線通信模塊,將現場的塔吊控制系統組成通信網絡,塔吊通過安裝的變幅傳感器和回轉傳感器采集塔機的實時數據,發送至主機及相鄰的塔吊,通過三維防碰撞計算模型,系統自動計算塔吊間的距離,并根據設定的碰撞的角度和幅度預報警值發出控制指令,實現群塔作業的防碰撞控制,有效地規避了視線距離遠、隔物吊、與信號工語言溝通障礙、吊裝物品綁扎不牢等問題。
在科技創新方面,跨度達81米的無柱大空間桁架層卸載過程中,根據鋼結構具體施工方案和施工模擬計算,北京建工自主研發智能監測系統,實現了監測數據的分類實時展示、實時數據與計算數值的對比、歷史數據的檢索和數據統計,同時提供了監測數據的在線報警功能,確保項目可以及時了解卸載過程中監測位置的數據變化。不管是勞務管理還是安全管理,其智能化的實現讓施工過程中的每一步都實現了透明化、智能化、信息化的管理,提升了企業的生產效率。
國家會議中心二期項目有著極為重要的社會意義,其每一項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推廣應用也引領著行業的發展,這座集“綠色”、智能于一體的精品力作,將成為全球視野、國際標準、中國特色的現代化國際公共建筑場所。
上一篇:存量時代下的中國建筑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