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陳女士
電話:13855312608
地址:合肥市長豐縣雙墩鎮北家
“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020年以來,隨著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以下簡稱“新基建”)成為熱議詞匯,而在熱議新基建背后,資本市場已經先行,不少城市也已經在新基建方面謀篇布局。
從以“鐵公雞”(鐵路、公路和機場)為代表的傳統基礎設施到如今的新基建,二者的本質區別是什么?發展邏輯發生了哪些轉變?新基建如何與現有產業發展有效銜接?在投資方式、運營機制等方面要注意哪些問題?
圍繞這些問題,《中國建設報·高質量發展》推出“新基建·新動能”系列報道,對話地方政府、專家學者和行業企業,挖掘和探索數字化時代產業升級和城市高質量發展的經驗做法和創新實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尋找新機遇和新動能。
新基建迎來風口,帶來新機遇和新動能。
4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指出,要抓住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賦予的機遇,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抓緊布局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大力推進科技創新,著力壯大新增長點、形成發展新動能。
2018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大制造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贝撕?,多次中央會議提及新基建。從傳統基礎設施到新基建,產業、城市將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
發力于科技端
涉及諸多產業鏈
區別于傳統基礎設施建設,新基建的特點之一是發力于科技端的基礎設施建設,一般認為主要包含5G網絡基礎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七大領域。從產業鏈來看,這些領域實現了各項社會基礎設施的聯通與聯動。
作為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之一,5G網絡技術以其高可靠性、超低時延性、廣泛覆蓋性和大連接性與互聯網應用相結合,為智慧城市建設、工業物聯網、車聯網等領域的發展提供新機遇。根據計劃,到2020年年底,建成的5G網絡基站數將到達60萬個,而累計開通的5G網絡基站數將超過55萬個。
據了解,特高壓由1000千伏及以上交流和±800千伏及以上直流輸電構成,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輸電技術,具有遠距離、大容量、低損耗、少占地的綜合優勢。中國能源分布和需求不均衡的特點決定了發展特高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特高壓不僅能夠帶動投資,而且直接帶動設備生產和電源等相關產業發展,將促進清潔能源的大規模開發和高效利用。
當前,我國城市發展進入城市群和都市圈時代,建設城際高鐵和城際軌道交通,使鐵路運行公交化,成為一項迫切的任務。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城市交通與軌道交通研究中心副主任吳洪洋認為,無論從動力裝置還是運行控制系統來看,城際高鐵和城際軌道交通都是現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產物。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在國內快速發展,但充電樁的不足成為發展掣肘之一。根據賽迪顧問發布的研究報告,到203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達到6420萬輛,根據車樁比1∶1的建設目標,未來10年,中國新建充電樁將達到6300萬,將形成超1萬億元的充電樁基礎設施建設市場。
數字經濟時代加速到來,大數據中心是智能經濟的底層基礎設施,建設大數據中心是產業數字化轉型的必然要求。在智慧城市、城市現代化治理等方面,大數據也將發揮重要支撐作用。2019年中國數據中心數量大約有7.4萬個,大約占全球數據中心總量的23%。
近年來,促進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構建數據驅動、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的智能經濟形態,成為產業升級的重要方向之一。2017年7月,國務院發布《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2019年3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七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促進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指導意見》,為人工智能發展提供了方向。
2017年,國務院正式發布了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提出增強工業互聯網產業供給能力,持續提升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水平,深入推進“互聯網+”,形成實體經濟與網絡相互促進、同步提升的良好格局。隨著5G網絡商用發展,工業互聯網獲得重要技術支撐,開始向生產領域全面滲透。
契合新經濟
賦能高質量發展
安信證券在近期的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新基建契合新經濟的發展需求,將為新一輪技術進步奠定堅實基礎。
隨著中國傳統經濟增長模式動能逐漸減弱,中國正在努力培育“新經濟”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能。不同于傳統經濟,新經濟具有高人力資本和科技投入、可持續的較快增長、符合時代產業發展方向等特點。
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院長朱巖表示,中國社會經濟正在加速進入數字時代,數字經濟具有更大的發展空間,也需要更多、更發達的數字基礎設施。5G網絡、數據中心等基礎設施是為了更好地服務產業互聯網等數字經濟新業態,是中國經濟數字化轉型升級的必需。
恒大集團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兼恒大研究院院長任澤平等認為,新基建投資潛力巨大,經濟社會效益顯著。比如,未來5G網絡建設投資將達到1萬億元以上,帶動的產業鏈上下游以及各行業應用投資將超過數萬億元投資,更重要的,5G網絡建設將有助于培育繁榮互聯網經濟、人工智能、數字經濟、互聯網金融等新技術新產業,帶動十幾萬億元產值的新經濟,為搶占全球新一代信息技術制高點奠定堅實的基礎設施。
在發展模式上,新基建與傳統基礎設施有很大不同。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投資研究所研究員吳亞平認為,新基建具有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的特點,投資新基建在某種程度上類似于創業投資或風險投資,因而按照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的路徑和思路投資建設新基建更加適合。所以,新基建原則應以企業自主投資模式為主,要主要基于市場化融資,政府根據需要可給予適當的資源、資金和政策支持。
安信證券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新基建內涵更豐富,涵蓋范圍更廣,可以推動經濟新舊動能轉換,是中長線受益的方向,它能補足下游新經濟的產業鏈短板,帶動相關產業鏈經濟的投資乘數效應。發力于科技端的新基建更能體現數字經濟特征,符合高質量發展導向,契合新經濟發展需求,可以作為推動經濟發展轉型過程中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