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激情视频一二区-国产a免费观看一级视频-国产成人精品在线高清-亚洲综合视频一区视频二区

聯系人:陳女士

電話:13855312608

地址:合肥市長豐縣雙墩鎮北家

發展綠色建造方式 推動建筑業轉型升級

建筑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也是轉型升級的重點領域。山東省泰安市作為傳統的建筑業大市,發展綠色建筑與綠色建造方式,促進建筑業轉型升級勢在必行。近年來,泰安市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和《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促進建筑業改革發展的十六條意見》,以發展裝配式建筑等綠色建造方式、實施新舊動能轉換為切入點,以深化“放管服”改革為突破口,借助當前新型城鎮化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速、裝配式建筑蓬勃發展的有利時機,加快完善工程建設組織模式,培育行業發展新業態,提升質量安全監管效能,努力為企業發展搭建新平臺,為行業發展注入新動能,隊伍不斷發展壯大,工程質量穩步提升,產業規模逐年增長,為泰安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 現狀:產業平穩發展 轉型升級起步

建筑業總產值平穩增長。2018年,泰安市完成建筑業總產值848.7億元,同比增長19.4%,占全市生產總值的6.33%,實現建筑業增加值231.2億元,同比增長10.5%。2019年1~9月,建筑業完成總產值640.2億元,建筑業增加值175.89億元,實繳稅金23.6億元,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16.34%、46.52%和14.65%;出國出省施工產值347億元,新簽工程合同額586億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407萬平方米,竣工面積377萬平方米。

建筑工程產值占據主導地位。2018年,泰安市建筑業總產值中,建安產值823.9億元,占建筑業總產值比重99%。其中,建筑工程產值433.6億元,占總產值比重為52%;安裝工程產值390.3億元,占總產值比重為34.6%。建筑工程主體地位不變,繼續保持穩健的增長勢頭。

外埠市場競爭能力持續增強。2018年,全市建筑業企業出省出國完成的產值411.4億元,同比增長40.2%,占建筑業總產值比重為49.5%。出省出國在建項目463個、外出人員近8萬人,與30余家央企、省外大企業結成聯盟,施工遍布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及俄羅斯、以色列、阿爾及利亞、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

簽訂合同額保持較快增長。2018年,全市資質以上建筑業企業簽訂合同額1452億元,同比增長52.27%。其中,上年結轉合同額604億元,同比增長219.3%,新簽合同額848億元,同比增長10.96%。2019年1~9月,全市資質以上建筑業企業簽訂合同額1219億元,同比增長9.83%。其中,上年結轉合同額634億元,同比增長6.06%,新簽合同額586億元,同比增長14.22%。新簽合同額的增長表明工程儲備足,企業持續發展的能力加強,建筑業發展前景樂觀。

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全市建筑業企業851家,其中一級資質53家、二級資質292家、三級資質347家、不分等級企業159家,從業人員28.4萬。產值過10億元企業數量增加,行業發展不斷壯大。泰安市建筑業企業競爭力增強,生產規模繼續擴大,企業綜合實力繼續增強。

推進建筑業轉型升級。泰安市把“促進建筑行業轉型升級與產業結構調整”作為提升建筑品質、實現節能減排、改善人居環境的重要舉措,明確了“積極爭創國家、省級建筑產業化示范城市,助推建筑行業轉型升級與產業結構調整”的目標。

施工領域初步拓展。逐步突破以房屋建筑為主的局限,在鞏固、提高房屋建筑、設備安裝和裝飾裝修等傳統產業平臺的基礎上,積極拓展和構建市政基礎設施、道路橋梁與大型公共建筑等高端業務平臺和房地產開發、新型建筑保溫等產業,形成完整的產業鏈。

■ 問題:發展粗放 規模偏弱

泰安市建筑業歷經30多年的發展,雖然發展態勢較為平穩,但是生產方式到了一個亟待升級跨越的關口,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生產方式面臨著諸多問題,影響了行業轉型發展。

生產方式粗放,能源資源消耗大?,F場施工以手工操作為主,機械化程度低,勞動效率不高。能源資源消耗大。同時人力成本增加,建筑用工難以為繼、流動性大,一線務工人員年齡基本在40歲、50歲。

發展方式仍較粗放,轉調任務比較艱巨。目前,建筑業面臨產業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不高、管理方式比較粗放、科技和人才支撐能力不足等問題,粗放型增長的格局始終沒有改變,發展方式難以持久,與當前的社會發展方向不相適應,是必須實施新舊動能轉換的重點領域。

裝配式建筑發展面臨許多亟須解決的問題。裝配式建筑單純就價格比較,比傳統方式造價高,但綜合考慮建設周期、節能降耗、減少環境污染、揚塵治理及安全隱患等因素,綜合效益和社會效益高,應大力推廣應用。

建筑業規模整體偏弱。目前全市一、二、三級資質企業的占比分別為7.6%、42.2%、50.2%。建筑業企業資質水平普遍偏低,在省內外交通、水利、城市綜合體等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招標競爭中缺乏競爭力,影響建筑行業的發展和壯大。

企業競爭力不強。首先是泰安市大部分企業受傳統管理方式影響較深,在當前互聯網、信息化、現代建造技術的影響下,企業整體上動力和能力不強,對外出施工缺乏了解,走出去的勇氣和信息不足,在家門口拼搶有限的市場。其次是面臨專業人才匱乏的困境,建筑施工企業對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大,導致從業的技術人員及管理人員素質不高,存在招工難、用工荒,與承接國內外大型項目對人才的需求相對滯后。

■ 對策:扶持裝配式建筑產業做大做強

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建筑產業化的主要特征是建設裝配式建筑,是以設計標準化、構件生產工廠化、現場施工裝配化、工程管理信息化為特征的新型綠色建造方式,具有縮短建設周期、節能降耗、減少環境污染、提高施工質量安全等多重優勢,是建造方式的重大變革,也是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途徑,抓好了有利于培植泰安市的裝配式建筑產業,有利于增加建筑產業的稅收,有利于泰安由建筑業大市向建筑業強市轉變。

適應建筑產業化的發展需求,大力培植裝配式建筑產業。積極貫徹落實國家、省、市要求,全面推進工程項目試點示范,在棚戶區改造、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地下管廊等建設項目中確定示范項目,引領帶動建筑產業化快速發展。明確新供建設用地配建裝配式建筑比例。自2019年起,新供建設用地配建裝配式建筑比例不低于30%并逐年提高,相關部門將這一要求列入項目建設條件意見書、土地出讓文件和土地出讓合同附件,并嚴格執行。同時將建筑產業化工作納入項目審批流程,在項目立項、資金管理、土地供應、規劃審批、施工許可等階段逐一把關,落實建筑產業化的要求。

扶持行業做大做強。一是落實市政府《關于大力培植“三強”企業的實施意見》,出臺激勵扶持政策,加大財政對“三強”企業的扶持力度,引導和鼓勵市內骨干建筑業企業通過兼并重組、股權置換、合作等方式組建大型企業集團。二是加大對企業的融資支持力度,為企業提供融資增信支持,滿足企業技改融資需求,有效化解企業債務風險。三是在鞏固、提高房屋建筑、設備安裝和裝飾裝修等傳統產業平臺的基礎上,拓展施工領域,突破以房屋建筑為主的局限,橫向拓寬產業領域,縱向拉長產業鏈,積極拓展和構建市政基礎設施、公路、水利水電、電力、通信等產業領域,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四是開展創建“建筑強縣、強企”活動,鼓勵創優爭先。

實施“走出去”戰略。目前,泰安市取得境外承包資質企業8家,在此基礎上,充分發揮泰安建工集團、興潤建設公司的海外施工經驗及優勢,支持與省內外特級建筑業企業結成戰略聯盟,通過“借船出?!?,與中字號等國企或者大集團的合作,借其市場平臺優勢走出去鍛煉隊伍,積累經驗,由原來的分包工程和勞務承包,逐步走向聯合承包或獨立承擔海外項目。積極為企業“走出去”搭建平臺,為開拓外埠市場提供支撐,在輸出較多、市場潛力較大的地區依托骨干企業設立駐外聯絡站,全力做好協調服務工作。

推行工程總承包和全過程工程咨詢。在政府投資項目和裝配式建筑項目中逐步推行工程總承包模式,鼓勵部分實力強的企業聯合經營,培育3~5家集設計、生產、經營和施工一體的工程總承包企業,為實施工程總承包模式打好基礎。鼓勵、引導投資咨詢、勘察、設計、監理、招標代理、造價咨詢等企業聯合經營、并購重組,培育一批高水平的全過程工程咨詢企業。鼓勵非政府投資工程委托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

進一步提升質量安全水平。嚴格落實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的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嚴格實施工程質量“兩書一牌”制度,強化施工現場管控,執行持證上崗制度,加快推進施工現場標準化管理及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兩個體系”建設,持續開展住宅工程質量常見問題和深基坑、高支模、起重機械等“危大”工程專項整治活動。推行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委托具備條件的社會力量開展工程質量、安全檢查。進一步加強監督管理,加大對各類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理處罰力度。

來源:中國建設新聞網   編輯:普通管理員

打印該頁   關閉窗口   返回到頁面頂部
一鍵撥號